三月小組講章
身份認同
經文:出埃及記19章1-9節
撰文者:周信榮 牧師
【禱讀金句】
(台語)「恁欲歸佇我,做祭司的國,做聖潔的百姓。」(出埃及記19:6)
(華語)「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,為聖潔的國民。」(出埃及記19:6)
引論:
「身份認同」是當今備受關注的話題。「身分認同(self-identity),又稱為自我認同。這是心理學和社會學的一個概念,指一個人對於自我特性的表現,以及與某一群體之間所共有觀念的表現。」(維基百科)一般而言,「身份認同」是為了知道自己是誰、忠於自我、活出真我,以得著身心靈的健康,進而享有自由和幸福為目的。大多數的人都認為「找到自我」的最佳途徑是「向內看」。但人若只向內尋找自我,可能會陷入軟弱無助、自欺欺人或自我陶醉的「自我中心」裡。因此,我們不僅要「向內看」,更要「向上看」。應該把眼光投向創造主,以超越肉眼的屬靈眼光,來尋得人真正的價值和身份,才能跳脫環境與經驗的束縛。人與創造主連結,認識創造主越多,才能更多的認識自己,從而確認自我的「身份和價值」。保羅說:「你們受洗歸入基督的都是披戴基督了。並不分猶太人、希臘人,自主的、為奴的,或男或女,因為你們在基督耶穌裡都成為一了。」(加3:27f)可見,不是用外在或內在定義身份,而是「在基督耶穌裡」定義。【愈認識神,才能愈認識自己】。
《出埃及記》是敍述以色列人脫離奴隷的國度,進入神榮耀國度的生命故事,也是改變身份和認同新身份的歷程。今天恭讀的經文是《出埃及記》第二大段落的開始—從第19章至第40章記錄了神在西乃山與以色列人藉著立約,建立的神與子民的關係,並指引他們立國應有的信仰與生活的模式。這事件稱為「西乃山之約」或「摩西之約」。這可視為「新身份認同之約」。【我們都有西乃山下的故事】。
壹、神救贖被奴的、作神的子民:
「以色列人出埃及地以後,滿了三個月的那一天,就來到西奈的曠野。」(v.1)當他們來到西乃山下,神就要以色列人在那裡安營停歇下來。摩西立即「到神那裡」,好像急忙想要卸下這沉重的「任務」;看來神也急忙在找摩西—「耶和華從山上呼喚他說:「你要這樣告訴雅各家,曉諭以色列人說:『我向埃及人所行的事,你們都看見了,且看見我如鷹將你們背在翅膀上,帶來歸我。』」(v.3-4)耶和華神重申祂如何主動施行拯救,降下十災在埃及人的土地、牲畜和人的身上。讓以色列人能脫離埃及法老的奴役和捆綁,並且歷經了過紅海、走曠野,有雲柱與火柱的保護和引領、以嗎哪和鵪鶉為糧食、磐石出水以解乾渴等神蹟,如今來到了西乃山下。這過程就如神差遣老鷹,將以色列人背在翅膀上,飛越困難來到神的面前。雖然,以色列人曾有大恐懼、大埋怨等情事,如今卻已安抵當日神呼召與應許摩西之地。回想過往的日子,除了感恩和讚美,真的無話可說吧!所以,神道出下階段的計劃:「如今你們若實在聽從我的話,遵守我的約,就要在萬民中作屬我的子民,因為全地都是我的。」(v.5)原來,神也急忙找摩西,就是要賦予他「新的任務」。這階段的任務,就是「改變身份」—從埃及奴隸的身份,變成上帝子民的身份。【請問你的身份是甚麼?】【你是罪的奴僕?還是神的子民?】
我們有一位女信徒,她第一次陪著孫子來兒童牧區,遇見牧師第一句話就說:「我是九華山的(信徒),不要想我會來受洗哦!」她非常清楚信仰的身份是屬九華山的,當下宣誓她信仰的歸屬;她對於自己信仰的身份非常的認同。然而,當她繼續陪孫子來教會不到一年,她跟牧師說:「我要受洗成為基督徒。我是耶穌的(信徒)。我跟他們道別了,不再去九華山,我來永光教會了。」因為她認識耶穌後,生命有極大的翻轉,臉上充滿了笑容,看見人就道「平安」。她滿溢的平安和喜樂,成為她遇見耶穌的見證。所以,她有新的身份—作上帝的女兒。如經上說:耶穌「他救了我們脫離黑暗的權勢,把我們遷到他愛子的國裡;我們在愛子裡得蒙救贖,罪過得以赦免。」(西1:13-14)這就是基督徒改變身份、確立身份到身份認同的過程。【我有新的護照—天國護照】。
貳、歸祭司的國度、聖潔的國民:
耶和華神又要摩西嘵諭以色列人說:「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,為聖潔的國民。(v.6)「祭司的國度」和「聖潔的國民」,這等稱呼在舊約只出現這一次。到新約又提及:「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,是有君尊的祭司,是聖潔的國度,是屬神的子民,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。」(彼前2:9)可見,這等身份是何等的崇高與尊貴。這等身份表明以色列人是神特別分別出來,作神的產業、作神的聖工,可以朝見神的百姓。並且,他們在神的面前作萬國萬民的代表,也在萬國萬民的面前代表神;成為神與人之間的橋樑。這不僅顯明神揀選以色列的「特殊恩寵」,也有普世救恩的痕跡可尋。讓我們洞察到神愛世人的歷史足跡,就是從創世以來,神對世人不離不棄的愛與拯救。這也是神對以色列人的祖先亞伯拉罕應許的重申與實現:「我必叫你成為大國。我必賜福給你,叫你的名為大;你也要叫別人得福。為你祝福的,我必賜福與他;那咒詛你的,我必咒詛他。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。」(創12:2-3)當摩西將這些話告訴以色列人後,「百姓都同聲回答說:『凡耶和華所說的,我們都要遵行。』摩西就將百姓的話回覆耶和華。」(v.8)【我們是被揀選的族類、君尊的祭司、聖潔的國度、屬神的子民】。
「耶和華對摩西說:『我要在密雲中臨到你那裡,叫百姓在我與你說話的時候可以聽見,也可以永遠信你了。』」(v.9a)以色列人來到西乃山之前,神和以色列人的互動是透過摩西和亞倫,來傳達神的意旨和帶領的道路。但從此時開始,神說要讓以色列人親耳聽見神的聲音,藉此讓以色列人可以「永遠相信」摩西是神的代言人了。然而,後來以色列「眾百姓見雷轟、閃電、角聲、山上冒煙,就都發顫,遠遠地站立,對摩西說:『求你和我們說話,我們必聽;不要神和我們說話,恐怕我們死亡。』」(20:18-19)他們明白自己無法坦然面對神的聖潔、榮耀與威嚴。然而,以色列人所畏懼的事,卻是摩西夢寐以求的事。再次印證,神清楚祂僕人的難處,因而賦予他該有的權柄與能力,藉以執行祂賦予的任務和使命。直至今日,無論是教會群體或個人事奉,神總是藉著聖靈陪伴同行、遮蓋保護、賦予權柄與能力。【神賦予使命,就給予權柄】。
結論:
神在每個世代,總在尋找那尋求祂的人。在悖逆走調的世代中,神若找著了一個忠心又執著真理、尋求神面的人,神就向他重申在創世之時,對人類的賜福與應許;並且依據被選中的人能體會的領域,用不同的方式向他們顯明—祂是又真又活的神;神就主動與他立約,來行使祂賜福的權柄。在聖經中明確記載神與人立約,共計五個約:挪亞之約(創9:8-13)、亞伯拉罕之約(創17:1-8)、摩西之約(又稱為西乃山之約;出19:3-6)、大衛之約(撒下7:16)、基督之新約(太26:28)。讓人印象深刻的是:挪亞之約—彩虹下的約定—神不再毀滅世界。亞伯拉罕之約—天上的星星與海邊的細沙—作萬國祝福的管道。大衛之約—建立一個永恆的國度。基督的新約—眾約的總結,是完全又永不改變的恩典之約。我家也與神有立約—「至於我和我家,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。」【我與神有恩典之約】。
其實,你我都能擔任「摩西」的角色,成為親友「出埃及」的指引者。今年5月11日母親節的慶典,是永光人擔任「摩西角色」的契機。我們要想盡辦法將家人和好友帶到「西乃山下」,讓他們經歷「西乃山下之約」—認識真神上帝;或者經歷「彩虹下之約」—蒙拯救和保護。這是神預備的「福音任務」,是天國的大使命。並且,就在今天,我們能即刻行動;因為今天是我們永光教會第18屆幸福小組佈道的啟動日。阿們。【我的身份—天國福音大使】。
【分享討論】
1.神如何與以色列人立約?祂應許的內容有那些?
2.分享你或家庭與神有甚麼約定。為什麼?
【小組公禱事項】
1.為自己確認與神的關係,為能堅守信仰。
2.為台灣眾教會的主日敬拜與傳福音的熱情。
3.為台灣政治安定、社會良心和經濟發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