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月小組講章
天國倫理與福分
經文:馬太福音5章1-10節
撰文者:周信榮 牧師
【禱讀金句】
(台語) 「心內喪鄉(sòng-hiong)的人有福氣!因為天國是因(in)的。」(馬太福音5:3)
(華語)「虛心的人有福了!因為天國是他們的。」(馬太福音5:3)
引論:
感謝主,上禮拜二我們已經「出埃及」了。請問你有一起「出埃及」嗎?我們「兩年讀經計劃」,從禮拜三開始恭讀《馬太福音》了。鼓勵永光家人們務必跟上哦!《馬太福音》的作者就是稅吏馬太。馬太原名利未,他是迦百農城的稅吏,替羅馬政府向猶太同胞徵收稅款。當時猶太的稅吏大都是眾人背後指責的「猶奸」或「罪人」。因為他們常是作威作福、欺壓人民、中飽私囊,為人民厭惡的一群。有一天,利未正坐在稅關上,耶穌經過時,對他說:「你跟從我來!」(可2:14)他立刻放下收稅的工作,全心跟隨了耶穌。他得救後改名為「馬太」(原文字義是「神的恩賜」)。耶穌揀選他為十二使徒之一(太10:3)。《馬太福音》在四福音書中是記錄耶穌所說的話最多的書卷—在1071節,計有644節,佔5分之3;並且引用舊約有130次。內文中「看哪」這詞,使用了62次。作者似乎強調他所看見並瞭解其真義,又試圖引起讀者注意。四福音都是描寫耶穌基督,但角度各有不同:馬太描述祂是君王(內院)、馬可描述祂是奴僕(聖所)、路加描述祂是人子(外院)、約翰描述祂是神子(至聖所)。讀者藉著不同面向,可以更清楚認識神子—耶穌基督。
【耶穌是永恆的君王】。
《馬太福音》描述耶穌是君王,所以祂有王系的家譜;祂是萬國之父—亞伯拉罕的後裔,是大衛王的子孫。馬太強烈推薦耶穌就是神應許給以色列的彌賽亞君王。所以,使用「天國的君王」一詞有32次,在新約別處則從未出現。《馬太福音》第1-4章論及「天國君王」的出現:基督的家譜、基督的出生、基督的先鋒和君王的認可。第5-7章稱為「登山寶訓」或「八福」。所以這段經文的講題為「天國的倫理與福分」。
【我們是天國的子民】。
壹、頒佈天國的倫理:
世界各個國家或團體,都會規範成員該有的權利與義務。特別民主國家會制定法律來規範人民、執行公權力,目的是保護國民的安全和國家的進步發展。台灣是民主國家,我們的公民享有平等權、自由權、受益權、參政權等四種權利;相對也有納稅、服兵役、受國民教育之義務。依中華民國憲法第7-18,21條規定,自由權包含:人身自由、居住遷徙自由、意見自由、秘密通訊自由、信仰宗教自由和集會結社自由。但憲法也規定國家在於「必要」時,得依法限制人民之基本權利:避免緊急危難、防止妨礙他人自由、維持社會秩序、增進公共利益等四項。今天我們恭讀的經文是天國倫理與福分之宣告。然而,若依現行的國家法令和台灣的風俗習慣,來討論耶穌所論「登山寶訓」,絕非一般人所能體會與達到的要求。因為它不是論一般團體的法律規章和道德倫理。因為「登山寶訓」的基礎,是以耶穌基督為王、為中心,依此觀點切入,才能理解「登山寶訓」的真義。「耶穌看見這許多的人,就上了山,既已坐下,門徒到他跟前來...。」(v.1-2)「門徒」這詞是首次在本書出現,但它非單指12使徒,而是針對那些願意親近祂、聽祂教導的人的稱呼。此時耶穌以老師教導學生的傳統方式「坐下」,來教導天國的倫理與福分。
【社會倫理會改變,天國倫理永不變】。
耶穌頒佈的天國倫理有三大要素:福分的宣佈、如何承受神的國、蒙福者將來的賞賜。可見,這是針對已蒙恩拯救,成為神國子民的宣告。這不是要求,而是神國裡自然而然的形成和氛圍。因為神國是以耶穌基督為中心,依祂的本質與言行來決定這國度的內涵與價值。可見,「虛心、哀慟、溫柔、飢渴慕義、憐恤、清心、使人和睦、為義受逼迫」,這一切都是主耶穌基督的本質和言行,也應該是基督徒身上的特質。
美國神學家山姆.威爾斯(Samuel Wells)牧師認為:「八福」中,每一個祝福的前半部分是對十字架的描述:貧窮、饑渴、溫柔、憐憫、受逼迫...;後半部分是對復活的描述:安慰、憐恤、神的國度...。威爾斯牧師認為我們正生活在每個「福」的前半部和後半部中間的逗號中。在十字架和復活中間的生活是不容易的,但它是快樂、有能力和幸福的。既使它是帶著受辱、痛苦、流眼淚的;但它也是美麗的、有信心、盼望和未來的。這就是耶穌宣告的「八福」和我們的關係。【我們活在八福中】。
貳、共享天國的福分:
耶穌所論的「福」μακάριος,這形容詞可譯為「有福的,幸運的,快樂的」,通常有接到神恩惠特權的意義。可見,「八福」不是指靠外在物質所得的福樂和短暫的享樂;而是蒙神拯救與聖靈更新後,所得到的喜樂和平安。若淺白來形容「八福」,就是:靈裡感到貧窮(虛心)的,必得天國的福分。悔罪痛改(哀慟)的,必得安慰。柔和謙卑(溫柔)的,必承受地土。渴慕真理(飢渴慕義)的;必得飽足。憐憫(憐恤)人的,必蒙憐恤。手潔心清(清心)的,必得見神。關係健康(使人和睦)的,必稱為神的兒子。堅持真理、不受威嚇(為義受逼迫)的,天國是他們的。特別的是,第一福和第八福的「天國是他們的」的「是」字,是現在式。這表示那些靈裡渴望真理和堅持真理、不受威嚇的人,現在就活在天國裡。第2-7的福:得安慰、承受地土、得飽足、蒙憐恤、得見神、稱為神的兒子等,則都是未來式;表示將來必得的福分。可見,若我們天天渴慕真理、堅守真理,「現在」就是天國的子民,並且將來都能擁有其他福分。誠如耶穌所說:「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,這些都要加給你們了。」(太6:33)
【我持守真理,什麼都不缺】。
英國經濟學人資訊社(EIU)對世界各國的「民主指數」(Democracy Index)作研究與評分。其評分指標分5大類:選舉過程和多元性、政府運作、政治參與、政治文化、公民自由。以各國總分來區分:完全民主、部分民主、混合政權、威權政權等4大類。今年2月27日發布「2024民主指數」,在全球167個國家地區中,台灣排名第12名,居亞洲之冠。以10分為滿分,台灣此次總得分為8.78分,上次是8.92分,全球排名為第10名;台灣是「完全民主」的國家。中國得分2.11,全球排名第145名,屬「威權政權」。根據分析,全球僅6.6%人口生活在「完全民主」;全球每5人,就有2人是生活在「威權政權」下。這數字再次提醒我們:【住在台灣真幸福】。若我們能以居住在民主自由的國家和安和樂利的生活為驕傲。就能體會光明國度與黑暗國度之別;也必更認同主耶穌教導我們的禱告:「願你的國降臨;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,如同行在天上。」「不叫我們遇見試探,救我們脫離兇惡。因為國度、權柄、榮耀,全是你的,直到永遠。阿們。」(太6:10,13)這就是我們享有天國福分的明證。願我們加倍努力—【願台灣成為上帝國】。
結論:
耶穌所說的「八福」是對教會發出的宣告,因為唯有「在祂裡面」、進入祂的身體—教會,才能享有祂的同在與聖靈的恩膏。耶穌頒佈天國的「八福」,不像舊約中的「十誡」,對人類嚴嚴的要求,人們還是被罪惡所綑綁。因為耶穌說的「八福」是向歸依祂的基督徒發出的宣告,是讓那些已「住在基督裡」的人,明白天國屬靈的氛圍和永恆的恩福。正如同你我進到禮拜堂時,牧師若灑了香水靠近你,你一定聞得到。不必牧師提醒或要求你,聞到了才能進來禮拜堂。牧師若在禮拜堂空中噴灑一點香水,又藉著「風」飄送。只要進到禮拜堂,大家都能聞到香水芳香的氣息,除非鼻塞了。耶穌說的「八福」,就如空氣中的香水,靠著風飄散在教會的四周。天國的福分也藉著聖靈的大能瀰漫在屬靈的空間中,凡樂意親近基督、順從祂話語的人,身上必薰染「八福」的芳香和恩膏。誠如保羅說:「因為我們在神面前,無論在得救的人身上或滅亡的人身上,都有基督馨香之氣。」(林後2:15)。
【我們都有基督的馨香之氣】。
【分享討論】
1.耶穌頒佈天國的「八福」,基督徒如何領受?
2.分享你對「八福」的認識與經驗。
【小組公禱事項】
1.為自己能活出「八福」的命定與生活。
2.為台灣眾教會為台灣與社會全力守望禱告。
3.為台灣政治安定、社會良心和經濟發展。